kennykuo
五星會員
註冊日期: Jul 2008
來 自: Taiwan
文章數量: 1096 |
地面反射(reflections)
通常電波波前的角度會略微向下傾斜,其結果往往超過衍射障礙的距離。如果在天線面向發射台的前方,是一大片平坦的地面時,大都能有效地接收到反射波。
瞬時電壓圖表(Instantaneous voltage diagram):

圖3說明:電波波前以15度射入,也將以15度角度射出(射入角等於射出角)。
這兩個波通過後彼此並不相互影響。但是天線則是瞬時響應兩波相交的總和之處,若兩波相減之處則接收效果是非常薄弱。
平均功率圖表(Average power diagram):

圖4說明:電波波前仍以15度射入,也將以15度角度射出(射入角等於射出角)。
其結果是條紋區域強弱相間是與地面平行。因此,在某些情況下降低天線的高度可能會得到較強的訊號。因此,在下面的選擇安裝位置雖非正統的方法,但結果是非常可接受的:
(譯者註:請參考原文的漫畫,本文未獲得漫畫授權,無法同步轉載,敬請見諒!)
無可避免的是增強了某個頻道的訊號會導致另一個頻道訊號的弱化,所以從中取得妥協與平衡則是必要的。
地面也不必然非得平坦到不行不可,雜草、矮小灌木甚至是樹木對於VHF大多可視為透通。雨後濕潤的地面,通常可視為100%反射電波。
UHF平均功率圖(Average power diagram for UHF):

這種層與層間的問題特別是對UHF影響更大。非常強大與非常微弱的訊號散佈層間可能只有90公分的間距。這時候雜草卻是可以扮演救星的角色,天線面向發射站台方向看去,如果你看到雜草或灌木或喬木,那就萬事OK免驚啦。但如果你看到草坪、泥土或鋪築過的路面時,那麼你可能會遇到這種強弱相間的狀況。

天線有一個接收孔徑(aperture)收集所有輸入的訊號。在此圖的孔徑距離是可收集兩個強與弱階層。相鄰層有相反的極性並相互抵銷。因此,這個天線是無法拾取到有效訊號(100%地面反射的假設):
當強弱階層存在時,就需要找一個較大的天線,選擇天線的接收孔徑要較寬但不需要高。否則,你可能會發現新買的天線效果並不比舊的好。

地面反射波是非常有用的。假設入射波的功率是P,且如果是100%的完全反射,你可能期待重疊的區域功率為2P。但有可能從0P至4P不等。(功率是電壓的平方。如果電壓增加一倍,功率就會上升到4倍。)
如果你把天線放在最極端的地方,將會收集到4倍的功率,或是根本收不到任何地面反射的訊號(100%地面反射的假設)。
<<< 待續 >>>
__________________
第二梯次數位無線電視釋照,若NCC執意指定 DVB-T2 為唯一技術規範,針對觀眾(消費者)資訊不對稱的狀況,相關主管機關應善盡告知與保護消費者的責任!
最後由 kennykuo 在 2016-08-08 08:18 PM 編輯
向版主報告此篇 | IP位址: 已記錄
|